在全球显示技术的广阔舞台上,LCD(液晶显示技术)凭借其技术的深厚积淀与成本效益的双重优势,稳居主流显示技术的宝座。而OLED(有机发光二极管)技术,作为新型显示领域的璀璨新星,以其自发光特性、卓越的高对比度、宽广的视角、灵活的弯曲性以及超快的响应速度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智能穿戴设备等众多前沿终端应用领域。
近日,集邦咨询顾问(深圳)有限公司(简称“TrendForce集邦咨询”)于深圳成功举办了2025年新型显示产业研讨会。会上,公司研究副总经理范博毓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专访时透露:“OLED显示技术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攀升,现已逼近60%大关。同时,在笔记本电脑领域,OLED技术也正被越来越多知名品牌采纳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台式电脑显示器领域在2024年见证了OLED产品数量的翻倍增长。此外,在高端应用如人机交互、虚拟现实等领域,OLED技术更是展现出无限潜力。”
企业布局OLED成效显著
智能手机无疑是OLED技术当前最大的应用舞台。随着成本的逐渐降低及市场对折叠屏手机等多元化需求的激增,OLED已成为智能手机显示技术的中流砥柱。
从全球OLED产业版图来看,韩系企业如三星等凭借技术与产能的先发优势占据一席之地。而中国的京东方A、TCL科技、维信诺等企业则加速崛起,市场份额不断攀升。“近年来,中国OLED产业在中小尺寸领域实现了飞速发展,国内企业的产能已占全球半壁江山,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等领域。而在中大尺寸领域,如电脑显示器和电视,韩系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。”范博毓指出。
多家前瞻性布局OLED的上市公司已收获颇丰。京东方A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,其柔性AMOLED出货量约达1.4亿片,同比增长显著,且产品结构与高端占比均实现优化。TCL科技的业绩预告则显示,公司通过优化商业策略和业务结构,全面提升了OLED业务的竞争力。维信诺同样传来佳音,其OLED手机面板需求持续增长,出货量稳步提升。
在OLED产业上游,中国企业在设备与原材料领域也取得了突破。莱特光电成功突破国外专利壁垒,掌握OLED终端材料核心专利并实现量产,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其OLED终端材料业务收入大幅增长。
AI眼镜等终端应用前景可期
OLED技术不仅在智能手机领域大放异彩,其在穿戴设备、车载领域等创新应用场景中也展现出广阔前景。
特别是在AR、VR、MR等近眼显示产品中,OLED技术的分支——Micro OLED(硅基OLED)已成为首选屏幕技术。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,2024年,Micro OLED在AR市场中的应用占比高达54%。
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万雯表示:“硅基OLED在AR领域已成为主流显示技术,其在VR、MR领域的应用比例也在大幅提升,这一趋势已愈发明显。”
中国企业正积极布局前沿技术。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何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显示行业带来的新机遇,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。对于即将到来的‘百镜大战’,我们充满信心。未来,公司将继续在硅基OLED领域深耕细作,推动技术创新与迭代。”
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、北京智帆海岸营销顾问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顾问梁振鹏认为:“OLED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,并呈现出三大趋势:一是国产化进程加速,中国OLED生产商日益壮大;二是OLED技术在中尺寸领域如电脑显示器、车载显示屏的应用不断增加;三是OLED在AI眼镜等创新穿戴设备领域的应用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,相关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”